电梯-物业不制止超载?出了事故你就是第一责任人!
2025-09-10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电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工具。无论是住宅小区、写字楼,还是商场、医院,电梯的使用频率极高。然而,近年来因电梯超载引发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令人痛心。面对这一问题,物业公司作为电梯的日常管理者,若对超载行为视而不见、不加制止,一旦发生事故,就极有可能成为第一责任人。

一、电梯超载的现实危害

电梯超载是指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承载的重量超过其额定载重。虽然电梯本身设有超载报警装置,但现实中,很多人对此并不重视,甚至将超载视为“小事”。事实上,电梯超载带来的安全隐患极大。

首先,超载可能导致电梯控制系统失灵,造成电梯突然停止、卡顿、滑梯等异常情况。这些情况不仅会造成乘客被困,还可能引发踩踏、摔倒等次生事故。其次,长期超载会加速电梯部件的磨损,缩短电梯使用寿命,增加维修频率和成本。更严重的是,一旦发生电梯坠落、冲顶等重大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极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二、物业公司的法定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物业公司作为电梯的使用管理单位,负有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法定义务。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 日常巡检与维护:确保电梯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 安全警示与提示:张贴安全标识,提醒乘客不要超载;
  • 制止违规行为:发现乘客有超载行为时,应及时劝阻;
  • 应急处置:制定电梯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也就是说,物业公司不仅仅是电梯的“看门人”,更是电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如果物业公司未能履行上述职责,特别是在电梯频繁超载的情况下未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一旦发生事故,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事故案例敲响警钟

近年来,因电梯超载引发的事故屡见不鲜。例如,2021年某市一小区电梯因超载导致突然停运,造成多名居民被困数小时;2022年某商场电梯因超载引发滑梯事故,造成一名老人骨折;2023年某地住宅楼电梯因多人强行挤入导致控制系统故障,电梯失控坠落,造成一人重伤。

在这些事故的后续调查中,物业公司往往被指出存在管理漏洞,如未及时制止超载、未加强巡查、未对电梯进行有效维护等。最终,物业公司在事故中被认定为“主要责任方”,不仅要承担赔偿责任,相关责任人还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四、法律责任不容回避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附属设施因维护、管理不善造成他人损害的,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电梯作为小区公共设施,其管理人即为物业公司。如果因管理不善导致电梯事故,物业公司必须依法承担责任。

此外,《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九十七条规定,使用单位未履行安全管理义务,造成事故的,将被处以罚款、责令整改,情节严重的,吊销其使用许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也就是说,物业公司如果不重视电梯安全管理,特别是对超载行为不加制止,不仅可能面临经济赔偿,还可能被追究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五、如何有效制止电梯超载?

要从根本上杜绝电梯超载现象,物业公司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张贴宣传画、播放警示视频、组织安全讲座等方式,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
  2. 增设监控与提示:在电梯内安装摄像头,设置语音提示,当电梯超载时自动发出警报;
  3. 安排专人引导:在早晚高峰时段安排工作人员在电梯口进行引导,防止乘客强行挤入;
  4. 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居民举报超载行为,形成群防群治的氛围;
  5. 强化责任追究:对屡次违规的住户进行约谈、公示,必要时可向相关部门报告。

只有通过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将电梯超载风险降到最低。

六、结语

电梯安全无小事,每一次超载都可能成为事故的导火索。物业公司作为电梯的管理者,必须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不能对超载行为听之任之。否则,一旦发生事故,物业公司不仅将面临法律的严惩,更将承受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电梯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物业不制止超载,出了事故你就是第一责任人,这绝不是一句空话。

18176983777 CONTACT US

公司:广西鑫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玉林市玉容路茂林段南侧二幢10号二楼

Q Q:127056320

Copyright © 2002-2025 广西鑫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桂ICP备2025063860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17698377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