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车手轮找不到?困人时只能干等
2025-08-25

在电梯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有一项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操作,往往被忽视,那就是盘车操作。当电梯发生故障导致乘客被困时,电梯维保人员通常需要通过手动盘车的方式将电梯轿厢移动到最近的平层位置,以便实施救援。而盘车手轮,作为实现这一操作的关键工具,却常常在关键时刻“失踪”,成为困人救援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盘车手轮是电梯控制系统中的一个机械部件,用于在电梯主电源断电或控制系统失灵的情况下,通过手动方式旋转曳引机,使电梯轿厢缓慢移动。正常情况下,这个手轮应固定放置在电梯机房内,且应有明确标识和存放位置。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少电梯维保单位或使用管理单位对这一工具的管理存在疏漏,导致一旦发生困人事件,维保人员到场后却无法第一时间找到盘车手轮,延误了救援时间,甚至可能引发次生事故。

这种现象背后,反映出多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管理制度的缺失。一些电梯使用单位对盘车手轮的存放缺乏统一规范,没有将其纳入日常巡检和维护的范畴,导致手轮被随意放置或挪作他用。其次是维保单位的责任意识不强。部分维保人员在日常维护中并未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使用完手轮后未能及时归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找不到”的常态。此外,一些单位对新入职人员的培训不到位,导致新员工对设备结构和应急操作流程不熟悉,在紧急情况下无法迅速做出正确判断。

更令人担忧的是,盘车手轮的缺失在实际救援中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当电梯因停电、机械故障或控制系统异常导致乘客被困时,若不能及时进行盘车操作,被困人员可能长时间滞留轿厢,尤其是在高温、密闭环境下,极易引发恐慌、缺氧甚至健康危机。与此同时,救援时间的延长也会增加维保单位的应急压力,甚至可能引发公众对电梯安全性的质疑。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应建立健全盘车手轮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定期检查手轮的存放位置和完好状态。建议在机房内设置专用工具架或存放柜,并张贴明显标识,确保手轮始终处于可取可用状态。其次,应加强对维保人员的操作培训,强化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每一次操作后都能做到“物归原位”。同时,电梯年检和日常巡检中也应将盘车手轮的管理情况纳入检查项目,形成闭环管理。

此外,技术手段的应用也可以为盘车手轮的管理提供新思路。例如,可以在手轮上加装电子标签,通过RFID技术实现手轮的定位追踪;或者在机房内安装智能监控系统,对手轮的取用和归还进行记录,一旦发现异常可及时预警。这些技术虽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管理,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在法律法规层面,目前我国《电梯安全技术规范》中已对电梯应急救援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救援工具的配备和使用流程等。但具体到盘车手轮的管理细节,仍缺乏可操作性强的规定。建议相关部门在后续修订中进一步细化管理要求,明确手轮的存放标准、检查频次和责任追究机制,从制度上堵住管理漏洞。

事实上,盘车手轮的“失踪”问题并非不可解决。它更多地反映的是电梯安全管理中的一种“惯性思维”和“惰性管理”。只要相关单位真正将安全放在首位,从细节入手,加强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这一问题完全可以得到有效遏制。

电梯安全无小事。每一次困人事件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隐患。盘车手轮找不到,看似是一个小问题,但它所暴露的却是安全管理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只有真正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才能在关键时刻为生命争取更多的时间。电梯维保行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的进步,更需要管理理念的更新和责任意识的提升。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电梯安全,人人安心”的目标。

18176983777 CONTACT US

公司:广西鑫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玉林市玉容路茂林段南侧二幢10号二楼

Q Q:127056320

Copyright © 2002-2025 广西鑫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桂ICP备2025063860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17698377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