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梯不用维保?磨合期损伤更致命
2025-08-25

在现代社会,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日常出行效率。然而,随着电梯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其中,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是:部分电梯在投入使用初期,即所谓的“磨合期”,由于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反而成为事故频发的高危阶段。有人误以为新电梯性能稳定,无需频繁维保,殊不知正是这种观念,可能埋下致命隐患。

一、新电梯并非“免维护”设备

很多人认为,新电梯刚刚安装完毕,各项性能指标都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在使用初期可以适当减少维保频率,甚至认为可以暂时不进行维保。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事实上,电梯作为一种复杂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其运行涉及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即使是在出厂前经过严格测试和安装调试,在实际投入使用后仍需经历一个“磨合期”。

在磨合期内,电梯的各个部件之间需要逐步适应彼此的运行状态。例如,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的接触面需要逐步磨合以达到最佳配合状态,制动系统也需要在实际运行中调整到最佳制动力矩。如果在这个阶段缺乏必要的维护与检查,一些潜在问题可能被忽视,从而在后续使用中演变为严重故障。

二、磨合期损伤更具隐蔽性和破坏性

电梯在磨合期出现的问题往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不易被察觉。例如,钢丝绳在初期运行中可能因张力不均而产生微小变形,这些变形在短时间内不会影响电梯运行,但长期积累可能导致钢丝绳疲劳断裂;再如,导靴在初期运行中如果未及时润滑或调整,会导致导轨磨损加剧,进而影响电梯运行的平稳性,甚至引发震动或卡顿现象。

这些问题如果在磨合期内没有被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在后续使用中逐渐恶化,最终酿成严重事故。例如,2019年某地发生的一起电梯坠落事故,事后调查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正是电梯在投入使用初期未进行规范维保,导致制动系统未能及时调整,最终在运行中失效。

三、维保制度的执行亟需加强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电梯必须定期进行维护保养,通常为每15天一次。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物业公司或使用单位出于成本考虑,往往对新电梯“网开一面”,认为其运行时间短、磨损小,可以适当延长维保周期,甚至在头几个月内完全不安排维保人员进场。

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电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事实上,新电梯在投入使用后的头三个月,恰恰是最需要密切关注和定期检查的阶段。因为此时设备正处于适应环境和运行负荷的关键时期,任何细微的问题都可能因未被及时发现而扩大。

四、加强磨合期管理,保障电梯安全运行

要有效防止磨合期电梯事故的发生,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严格执行维保制度:无论电梯新旧,都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定期维保,特别是在投入使用初期,更应加强巡检频率,确保各系统运行正常。

  2. 建立磨合期专项检查机制:针对新电梯,维保单位应制定专门的检查计划,重点关注钢丝绳、制动系统、导向装置等关键部件的运行状态。

  3. 加强使用单位责任意识: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等相关单位应提高对电梯安全的认知,不能因电梯新投入使用而放松管理。

  4. 提升维保人员专业水平:维保人员应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准确判断新电梯在磨合期内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5. 推动智能化监测技术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梯开始配备智能监测系统,能够实时采集运行数据,提前预警潜在风险。这种技术手段在新电梯磨合期内尤为重要,有助于实现精准维保。

五、结语

电梯安全无小事,尤其是在新设备投入使用初期,更应引起高度重视。磨合期虽然短暂,但其对电梯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却极为深远。忽视这一阶段的维保工作,无异于给电梯安全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只有通过科学管理、规范操作和严格监管,才能真正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电梯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每一位从业者的责任担当,也离不开全社会对电梯安全知识的普及与重视。让我们共同关注新电梯的磨合期管理,为构建安全、便捷的城市出行环境贡献力量。

18176983777 CONTACT US

公司:广西鑫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玉林市玉容路茂林段南侧二幢10号二楼

Q Q:127056320

Copyright © 2002-2025 广西鑫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桂ICP备2025063860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17698377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