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电梯维保行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数字化变革。作为国内领先的电梯制造与服务企业,菱王电梯在智慧维保领域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其自主研发的“数字孪生维保模式”已全面研发完成并投入实际应用。该模式通过构建电梯设备的虚拟镜像,实现对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故障预测与远程诊断,将传统平均8小时以上的故障排除时间大幅缩短至1.5小时以内,显著提升了维保效率与用户满意度。
所谓“数字孪生”,是指利用传感器、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等技术,在数字空间中构建物理设备的动态虚拟模型。这一模型能够实时映射电梯的运行状态,包括电机负载、门机动作、控制系统信号、钢丝绳张力等多个关键参数。当电梯出现异常波动或潜在隐患时,系统会立即触发预警,并自动推送至维保人员的移动终端。更重要的是,数字孪生系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它能结合历史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故障成因,推荐最优维修方案,甚至模拟维修过程以验证可行性,从而实现精准排障。
在传统维保模式下,电梯发生故障后,往往需要维保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排查,耗时较长,尤其在高峰时段或复杂楼宇环境中,响应速度受限于交通、楼层分布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而数字孪生维保模式则打破了这一瓶颈。一旦系统检测到异常,后台运维平台即刻生成“故障热力图”,标注问题部件位置、故障类型及建议处理流程。维保工程师在出发前即可准备所需工具与配件,抵达现场后直接开展针对性维修,避免了反复测试与误判,极大压缩了停梯时间。
据菱王电梯技术中心负责人介绍,该数字孪生系统目前已覆盖全国超过3万台在用电梯,接入率仍在持续提升。系统每天采集数亿条运行数据,经过AI模型训练后,故障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6%以上,其中70%以上的常见故障可实现自动诊断并生成维修指引。例如,在一次位于广州某商业综合体的案例中,一部客梯突然出现“平层偏差”现象,传统排查需2-3小时。而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后台在3分钟内定位为编码器信号漂移,维保人员携带专用模块到场后仅用40分钟便完成校准与恢复,全程未影响大楼正常运营。
除了提升应急响应速度,数字孪生模式还实现了从“被动维修”向“主动预防”的转变。系统可基于设备老化趋势、使用频率和环境因素,自动生成个性化保养计划。例如,对于日均运行超千次的电梯,系统会建议增加导轨润滑频次;对于潮湿环境中的井道设备,则提前预警电气元件受潮风险。这种“按需维保”不仅延长了设备寿命,也减少了不必要的上门巡检,降低了人力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的成功落地离不开菱王在软硬件一体化方面的长期投入。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网关设备已嵌入新一代电梯控制系统,支持5G与NB-IoT双模通信,确保数据传输稳定低延时。同时,企业搭建了私有云+边缘计算混合架构,既保障了数据安全,又满足了实时分析需求。此外,维保团队也完成了数字化转型培训,全员配备智能工单终端,实现“任务接收—现场操作—结果上传”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业内专家指出,电梯作为特种设备,其安全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公共安全。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安全体系的升级。通过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追踪,监管部门、物业单位与制造商可共享可信数据链,为事故溯源、责任界定和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未来,随着国家标准《电梯物联网数据接口规范》的逐步完善,此类智慧维保模式有望成为行业标配。
可以预见,随着5G网络普及与AI算法迭代,数字孪生将在更多场景中释放价值。菱王电梯表示,下一步将探索“孪生+AR远程指导”“孪生+能耗优化”等新功能,并推动该模式向扶梯、货梯等全产品线延伸。这场由数据驱动的维保革命,正在重新定义电梯服务的边界,也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运维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Copyright © 2002-2025 广西鑫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